沈阳自动化所在面向工业自动化的敏捷机器人集群国际挑战赛中力拔头筹
发布时间:2021-07-19|【 】
7月15日,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举办的2021年度ariac(agile robotic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 competition)面向工业自动化的敏捷机器人集群国际挑战赛发布了比赛结果,经过初赛、决赛二轮激烈角逐,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业控制网络与系统研究室边缘计算与边缘智能课题组万广喜、董青卫、张通、董晓婷、贺云鹏、冯勇超组成的reaper团队,在参赛的60余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冠军。 ekumen实验室的tijob团队、denbar robotics机器人研究中心sirius团队、波士顿大学ece团队、德克萨斯大学uta robotic vision lab团队和dublin机器人俱乐部drc chargers团队分获2-6名。
nist是美国从事物理、生物和工程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以及测量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组织的语音识别openasr、人脸识别frvt等国际比赛享有工程技术前沿科技领域“世界杯”的盛誉,比赛的结果代表着美国国家采购的官方指导以及全球工业界推广应用的黄金标准。
ariac国际挑战赛是nist在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下,为了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可重构柔性自动化系统“smart automation”发展而组织的国际竞赛。该项赛事在西门子、abb等国际自动化巨头公司的资助下,自2017年开始,已举办5届,成为国际最具权威的智能自动化系统比赛,吸引了全球来自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多伦多大学、筑波大学、denbar robotics等100余支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团队参赛,沈阳自动化所reaper团队是首次参加该项竞赛。
本届竞赛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设计智能自动化系统来提高工业机器人集群生产线对非结构环境和动态定制生产任务的适应性和敏捷性,比赛设置了针对零件分拣、物流输送、协作装配、质量检测等主要制造环节的7大难题和15项任务(零件重定位、操作故障、残次品零件、零件不足、传感器故障、订单更新/高优先级订单处理、机器人故障等),体现了当前快速演变的个性化定制需求和日益复杂的制造系统对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所带来的挑战,考查参赛队伍在系统设计成本、软件灵活性、动态多优先级任务的自组织生产调度、非结构化环境下的自适应控制以及故障自检测和恢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沈阳自动化所边缘计算与边缘智能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智能自动化系统的研究,首创了基于场景感知的调度控制一体化智能自动化体系框架,提出了基于知识推理的认知控制策略,并开发了智能自动化系统的“大脑”——认知推理引擎 “决断”。在本次比赛中,“决断”引擎成为reaper团队取胜的利器,在15个复杂的动态测试场景中,生产订单完成度和订单完成效率均领先于其他队伍,并以技术得分满分,领先第二名10分的绝对优势一举夺冠,这表明“决断”引擎在复杂定制化生产场景中的认知推理能力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附件下载: